您好,欢迎访问无锡鑫昌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官网,我公司专业生产 不锈钢阳极管 不锈钢喷淋塔 脱硫塔 等废气处理塔设备。

专注于不锈钢阳极管 不锈钢喷淋塔

脱硫塔 吸收塔 洗涤塔等设备制造

13656199922 18115766677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疫情期间,为何工厂停工、路上没车为啥还有雾霾?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点击次数:5890 发布日期:2020-02-22

2月10日-14日,京津冀地区经历了一次重污染天气。由于正处于疫情期间,人们感到疑惑,纷纷在网络上发问——

“人宅家,车入库,工地停工,工厂停产,这次重度雾霾谁来背锅?”

“环保专家们也别闲着了,出来走两步?”

表面上看,在全国疫情期间,社会活动降至低点,道路上机动车也大幅减少,重度污染依然出现,的确让人有些费解。但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为了更好地解释这次重度污染形成的原因,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部主任雷宇。在交流过程中,雷宇为我们做了十分详尽的说明。

1、说雾霾前,先温习下“大气环境容量”

早在2014年,雷宇和他的团队就发表过一篇论文,通过模型模拟,计算出以PM2.5达标作为目标,全国大气环境容量的数值。

究竟什么是大气环境容量呢?

“大气环境容量,指在一定的环境目标下,某一环境单元大气所能承纳的污染物的更大允许排放量。”雷宇解释道。

打个比方说:同样是10毫升的杯子,你倒入15毫升的水,肯定会溢出来。

雷宇团队在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以2012年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规定的PM2.5年均浓度标准作为目标,通过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分析得到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4种主要大气物的环境容量。

也就是说,如果要达到《标准》中规定的PM2.5年均浓度,那么每个省市的几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就不能超过容量值。在这个数值以内的污染物排放,大气环境能通过自净功能将其消化。如果排放量超出容量值,那么PM2.5浓度就有超标的风险。

环境容量虽然听上去像是一种“容器”,但是却和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容器不太一样。

环境容量并非一个固定值,而是动态的、变化的。

同一地区,当气象条件有利时(你可以理解为风和日丽、微风拂面),这一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就会增加(图左),反之则会减少(图右)。

即便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持不变,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大气环境容量就减少了,表现出的现象就是空气质量变得糟糕了。

我们进一步用图片来说明。下图中,假定“污染物”的数量都是10个,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不同的。

另外,雷宇补充道:“以日为尺度看,大气环境容量的变化会很大。但是以年为尺度来看,对于以PM2.5浓度达标为约束下的环境容量而言,变动相对就小得多。”

也就是说,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即便单日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空气质量也会变差。

这次京津冀雾霾的形成,“不利气象条件”就属于“神助攻”。

正值冬季,夜间和上午的地面温度普遍偏低,中层温度很高,就形成了很强的逆温。

北京地区上空中层温度持续走高,地面温度比较低,因此,逆温层就形成了。而逆温层就像一顶大锅盖,限制了大气的垂直流动。

“一般形成严重雾霾的不利气象条件包括边界层下降、静风和湿度升高三方面作用。静风不利于大气水平扩散,边界层下降会使大气垂直扩散更加困难。湿度升高,会加速大气的化学反应,加速颗粒物增长的速度。”雷宇介绍说,“这几点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一段时间内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下降。就2月13日和2月15日这两天而言,北京的大气环境容量就相差30倍以上。”



2、大气环境容量降低+排放量并无大幅减少=重污染天气



除了气象条件变差导致大气环境容量变小,另一方面,并不像网友们理解的那样:工厂都歇了,路上都没车了,排放量也会大幅降低。科学的表达应为——今年春节期间,京津冀地区污染排放特点是:机动车排放大幅降低后有回升,但工业排放降幅有限,采暖排放还略有增加。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所所长徐洪磊介绍,春节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公路货车和客车流量较平时分别下降了77%和39%。粗略估算,区域内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排放量至少下降4成以上。

But!重点来了。随着复工复产,城市内和城际间的交通流量有明显增加,NO2浓度同前段时间相比明显上升。看到红线骄傲上扬的小尾巴了吗?


与此同时,资源型工业的排放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例如火力发电、钢铁、焦化等关系国民生产生活的高排放行业,由于存在不可中断的生产程序,需要常年运转。

没停工!重要的词说3遍!这些工厂没有停工,也就是说重工业排放量下降幅度十分有限。

居民用电、取暖等涉及到能源电力方面的行业,怎么可能停工呢?不然你家的电从哪里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此前表示,由于大量务工人员回乡,居民采暖需求增长。虽然部分农村已经完成了煤改气煤改电,但还有1000多万户用煤取暖。

要知道,一吨散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相当于电厂燃煤排放污染物的15倍以上。

那么如何更好的来抑制这种工业污染的加剧呢?随着近年来对环保治理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类似电厂,钢铁厂这种重灾污染公司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为工厂安装环保装置——湿电除尘设备。湿式电除尘是一种用来处理含微量粉尘和微颗粒的新除尘设备,主要用来除去含湿气体中的尘、酸雾、水滴、气溶胶、臭味、PM2.5等有害物质,是治理大气粉尘污染的理想设备。目前来讲湿电除尘已经能够非常有效去除工厂生产排放出来的有害颗粒及烟气等污染物,排放量在0-5mg ,已达到基本没有排放,从而有效的控制了污染物的排放。

截至目前,与去年同时段相比,农村地区衡量燃煤量的CO浓度增加了10%以上。另外,京津冀地区周边的烟花爆竹燃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空气污染。

“近期不利气象条件导致环境容量大幅度减小,虽然社会活动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两倍以上,这是近期雾霾频发的主要原因。”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日前指出。

雷宇同时介绍道,2019年,全国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接近全国大气环境容量(较以前大幅减少)。有人会问,既然排放总量已经接近全国大气环境容量,怎么还会有重污染天气呢?

雷宇为我们写下了两行文字。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全国。

PM2.5年均达标≠完全没有重污染天气。

雷宇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就好像一个班级,有的学生分数很高,但有的学生分数很低。某一个同学分数的高低,和全班平均水平并不矛盾。”

“虽然全国排放量接近大气环境容量,但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年度PM2.5平均浓度仍高达57微克/立方米。说明这一地区污染物的排放强度还是太大,高于地区大气环境容量60%以上。”雷宇补充道。

他同时指出,重度污染天气的出现和PM2.5年均浓度达标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PM2.5年均浓度达标,并不等于重污染天气就完全消失。



3、我们的治污方向到底对不对?


雷宇说:“事实上,经过全国上下多年努力,近年来我国PM2.5浓度持续快速下降。截至2019年底,全国337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6微克/立方米。53%的城市达到了PM2.5年均浓度标准;我们统计得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也保持下降趋势。”

“当然,随着全年PM2.5浓度的下降,雾霾重污染的频率、长度和强度都会降低。我认为坚持目前的工作方向不动摇,雾霾重污染会逐步减少。”雷宇说。

而历史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判断。在北京历史同期相似案例演变曲线比较图中,可以看到,2020年的曲线明显低于2014年和2015年,达到重度污染(250微克/立方米)及以上的部分明显小于前两年。


整体上来看,北京的空气质量也在逐步改善。2013-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5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更是下降了93%,北京的空气改善,即便没有这些数据,也可以被人明显感知到。

我们再来看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情况。

这是一张2013-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PM2.5日均浓度变化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近7年来,代表优良天气的“绿色、黄色”在全年的占比逐渐增多了。这反映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的空气质量的确逐年改善。


下图中,2020(左)和2019年(右)春节期间“2+26”城市PM2.5日均浓度的对比图中也能够更加清晰第印证这一结论。


我们要看到,尽管改善幅度明显,但空气污染依然存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型行业,比如火力发电、钢铁、焦化、电解铝等,这些行业需要常年运转。想要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进一步减少空气污染发生频率并降低空气污染程度,需要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而这种调整需要过程。

而在全国范围内,空气质量的改善也是显而易见的。下图中以动态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2013-2018年全国空气质量的变化。


中国治霾成效,连经常diss我们的老美都不得不服。

2018年,美国媒体《纽约时报》贴出了“向污染宣战后四年,中国正在赢得战役”为题的专题报道,着重阐述了中国治污的投入和成效。

美国当年曾饱受空气污染,在1966年《空气清洁法案》(Clean Air Act)通过后,事实上又花了12年,且经历了1981-1982年的全国经济衰退,才达到中国只花了4年就实现的32%的污染削减目标。

《纽约时报》撰文表示,面对治理空气污染这项在国外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中国制定了全国性计划,投入了非常大的成本,成效显著,。

美国环保协会(EDF)还将中国和伦敦空气污染的治理水平做了对比,提到:“中国的空气污染和90年前的伦敦一样逐步减少,但速度却是伦敦的两倍。”

治理空污的“中国速度”和“英国速度” 图源:美国环保协会(EDF)官网


印度媒体IndiaTimes在2019年6月发表《面对日益严重的空污问题,印度可以向中国学习这些》的文章,说“中国的治污思路、治污路线可行,已经获得外国认可”。


中国在“蓝天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成就,世界各国公认。治霾成就毋庸置疑,当然,民众切身感受也不能忽视。未来,挑战更多。

改革进入深入区,接下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联防联控联治,持之以恒地开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的调整,强化污染排放控制,大幅削减大气污染排放强度,仍然是我们要啃下的硬骨头。

我们相信,如同疫情我们终将胜利一样,蓝天保卫战这场战役,我们道路正确、方向正确,也必将迎来胜利的朗朗晴空。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新闻


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咨询 电话咨询